那红 在普者黑风景的背后

到过普者黑景区的人很多,一般去的村子是仙人洞和普者黑两个彝族村子,但很少有人知道那红村。那红就在去摆龙湖的路边,在一片喀斯特峰林地貌中分布着上那红、中那红和下那红3个自然村,现在开发成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是上那红。那红的居民多半是壮族,有117户486人,作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主体民族,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。壮族的文化称为“那文化”,“那”就是稻田。“那”为安身立命只本,有了它才有生存的依托,所以壮族有了依“那”而居”、以“那”为本的“那文化”。因而壮族所居的村寨大多以“那”命名,那红自然也不例外。

走进按照壮族风格修建的寨门,几棵高大的树木围出一片宽阔的场地,中间用石块堆砌出一个祭坛,上面放着香炉。这片位于村口的场地是村里的神树林,各种节日和祭祀活动在这里举行。对壮族来说,神树林是最为神圣的地方,称为“竜”,是森林或树林的意思,禁止砍伐神树,禁止用手触摸神坛上的石块,也不得在神树周围大小便。这些神树被称为龙树,每年三月三的祭龙节就是祭祀神树,祈求风调雨顺。壮族的祭龙是“那文化”的支柱,依水为居的壮族很早就认识到要保护好生态才有水源,所以每个壮族村寨都有古木参天的神树林,也才有了祭龙节。

丘北壮族沙支系女性传统服装,是云南壮族传统女装中最有特色的服装。壮族刺绣做工精细,针针见功底,线线出效果。绣品讲究整体关系,以盘绣为主体,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,以大面积繁绣为特色,件件绣品舒展大气,光彩夺目,由于精工耗时,绣品经久耐用。每逢婚庆、喜事、节日时,下那红村的壮族妇女从头到脚用刺绣装扮,看上去花枝招展。特别是在“三月三”等传统节日庆典上,穿着盛装、婀娜多姿的壮族少女,忙着展示织锦、刺绣技艺的壮家妇女,已经成为下那红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,传统壮锦、刺绣已经成为下那红村炙手可热的旅游文化产品。

 

在普者黑,还有一个小小的菜花箐村,只有32户人家,但这里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村落,到普者黑旅游,看过了仙人洞村的彝族风情,更应该到菜花箐体验一下苗族人家的生活。

循着湖边,弯弯曲曲就到了菜花箐。村里的景色与仙人洞仿佛,但一边是喧嚣,另一边是宁静。春天的时候,穿过粉色的桃花,再行过黄色的菜花,在只剩下了鸡鸣狗吠的宁静中走进小村,就会发现红尘俗世与桃源仙境是如此之近,但心绪中又是如此之远。村里的鸟笼多,每家门口都挂着一个,来来往往的成年男子也都提着一个,不论放牛还是下田,这鸟笼都是不离身的。而女人们都坐在家门口,绣着百褶裙,苗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,为了不忘祖先,她们在裙子上用三条横道刻印自己的祖先搬迁的历程:裙边的花纹表示祖先居住的锦绣河山,兼套的花纹表示祖地千万亩良田纵横连片,点套花纹表示祖先们的灌溉水渠,纵叠花纹表示故土群山环抱点缀层叠。一套苗族衣裙,就是一部苗族先民的历史!

评论

© 昆明康辉旅行社 | Powered by LOFTER